新婚夜,王爷被他表妹请去偏院。
而我,早就脱了嫁衣,安睡整晚。
反正,我们都不是女主。
女配何苦为难女配呢。
1
我早便知道王府偏院住着王爷的表妹。
比赐婚后,母亲使人去探听的消息,要早得多。
也更详细。
新婚夜王爷没来,我毫无意外。
也并不在意。
我只知道,齐王赵琅总归要娶沈家女为王妃。
日后还要封为皇后。
他有没有一位放在心尖上的表妹,都不会有什么影响。
2
是的,我知道剧情。
我还知道,我是恶毒女配,之一。
但那又如何。
日子反正也得过。
何况,现在也不一样了。
原本此时嫁给赵琅的,应是我的姐姐才对。
但现在,换成了我。
3
第二日,赵琅一早就过来了。
这还是我第一次见他。
果如剧情所言,相貌堂堂、气宇轩昂。
只是熬了一夜,眼底的青ŧŭ₋黑过于明显。
到底不如我,一夜好梦,容光焕发。
他冷着一张脸,语气也硬梆梆的:「速随本王入宫。」
瞧他这样,若不是要进宫谢恩,他都不会过来。
寻常女子,遇到这等事,准得气出病来。
但我不一样。
我不像有些人,圣上赐婚的时候不拒绝,大婚之日却下人面子摆脸子。
我既愿意嫁来,断不会再闹情绪。
所以,我温柔地应着,顺从地入宫,得体地表现。
一个王妃该做到的,我都能做到最好。
毫无意外,我获得了圣上与贵妃的赞许。
带回了大量的赏赐。
回程时,赵琅终于不再冷着脸了。
仿佛是对我识大体的奖赏。
呵呵。
我配合着「羞涩」地笑了。
4
回到王府,刚下马车,赵琅那表妹秦若就迎了上来。
「表哥!」
声音婉转悦耳,容貌清丽脱俗。
虽因病弱有些憔悴,却别有一种娇娆美感。
这就是后来让赵琅念念不忘的白月光啊。
真是我见犹怜。
赵琅那就更心疼了。
三步并作两步上前,温声询问:「你身子未愈,何苦出来吹风。」
秦若娇羞地任赵琅牵住她的手,轻声细语地说:「我已好多了。」
「昨夜表哥不管不顾地过来,扰了王妃的大喜之日,我总该来赔个不是。」
赵琅听罢,轻轻点了下头,语气更温柔了:「你总是这么懂事。」
转过头再看我时,眼底的温情一闪而逝,语气也变了:
「王妃,这是本王的表妹若若。」
「她虽客居王府,本王却视她为家人。」
「她自幼体弱,须得好生调养。」
「你若对她有无礼之处,休怪本王无情。」
啧啧啧。
他二人是家人,我这个御封的王妃,反成了外人。
秦若还娇滴滴地扯着赵琅的衣袖嗔他:「表哥……」
却在看向我时,毫不掩饰眼中一丝得意:
「都怪妹妹病得不是时候,惹表哥担心了。还望姐姐雅量,原谅妹妹吧。」
说着赔罪,却在示威。
好像谁听不懂似的。
你们就说气不气吧。
反正我不气。
他人生气我不气,气出病来没人替。
我不仅笑着说:「无妨。」
还十分热情地表示关心:
「妹妹的病可好些了?」
「我从家中带了许多上好的药材过来,不知妹妹用不用得上,等下就差流芳给妹妹送去。」
5
赵琅和秦若应该都没想到,我能做到这样。
他们更想不到,我还能做到更多。
回房后,我真的立刻就从嫁妆里清点出来一批上好的药材,列好单子,让流芳带着人浩浩荡荡送过去。
流芳是我调教出来的,办事自然让我放心。
很快,整个王府就会知道,新来的王妃不仅仁慈,而且大方。
最重要的是,富有。
纵然赵琅是个皇子,他生母却只是一介宫婢,且早已香消玉殒。
即便他养在贵妃膝下,也是这三年的事情。
家底还没攒起来。
我就不同了。
沈氏百年世家。
我祖父三朝宰辅,跟随本朝太祖打过天下。
我父亲官拜内阁。
我几位叔伯、堂兄,个个都是朝廷栋梁。
我乃当今沈家族长嫡女,生母虽已逝,却也出自名门谢氏。
沈氏嫁女,嫁的又是皇家。
我的嫁妆,放眼整个大辛国,那也是独一份。
所以那剧情里,先嫁给赵琅的姐姐「病逝」后,我很快又嫁了进来。
先做贵妃,很快就成了皇后。
现在直接就换我嫁了,也好过多一次麻烦。
而且,我不仅真心地送给秦若珍贵药材。
我还要救她的命。
6
流芳这趟去了许久才回来。
进门便向我回报那边的情形。
「秦姑娘身边的侍女眼皮子忒浅,只瞧那人参鹿茸,别的珍药一概不识。」
「若不是王爷嘱咐,旁的那些怕是被扔了也说不准。」
既然送了,秦若怎么处置我倒我并不在意。
我只要达到我的目的就好了。
「秦若呢?」
流芳答:「秦姑娘出来受了一场风,又起不来身了。」
果然。
虽不知这次秦若是真的还是装的,但她体弱的确是真的。
原剧情里,我姐姐嫁过来两年,秦若就病死了。
那两年里,她今日头痛明日心痛,不仅拖得赵琅婚后一月才与王妃圆房,还让赵琅将她的死怪罪于姐姐身上。
我姐姐虽然要强,却不是会害人性命的人。
以至于时隔一年后,姐姐已做了半年皇后,赵琅才寻到由头逼死她。
那理由也见不得人,不然也不会又将沈家另一名女儿迎进宫。
似是补偿一般。
我不想姐姐死,也不想自己死。
所以秦若不能死。
只要秦若不死,管她与赵琅怎样纠缠,左右王妃是我,以后皇后也是我。
就足够了。
我嫁来王府,既不求与赵琅两心相许,也不求只手遮天搅弄风云。
我只要安安稳稳过下去便好。
为此,我甚至愿意花心思保秦若不死。
流芳送的药是我早就准备好的。
此外还有安排。
流芳继续说着:「王爷见王妃送的都是秦姑娘需要的珍贵药材,大为感动。我就照王妃意思,说这些药材都是比着神医杜冠列的单子备的。」
「王爷特意问了杜神医的事。」
我弯起嘴角。
很好。
饵料已下,就等鱼儿上钩了。
7
我愉快地用了晚饭。
天刚擦黑,赵琅来了。
这——
我还以为,他多少也能忍到明日回门。
不过,既然来了,可就不能走了。
我故作惊喜地把他迎进门:「王爷您来啦?」
他欲言又止。
但天太黑了,我看不见。
我这还没洞房的新娘子见了新郎官,只会羞涩地询问:「王爷累不累,可要烧水沐浴?」
我都不问他是不是要睡这。
来都来了,对吧。
赵琅看来也没想拒绝。
他确实深爱表妹,只听得一点神医之事,就纡尊降贵来我这里。
要知道原剧情里,直到一月之后,他有事于朝堂之上有求于老岳父,才不情不愿地来找王妃。
且也只留了一晚。
后来,他不是去陪秦若,就是独自留宿书房。
就算来王妃房中一次,很快也会因为秦若再次闹翻。
我可不会让自己落入这种境地。
我不管他和秦若怎样,但王妃该有的,我也是要有的。
现在,那么好一个台阶,我才不会错过。
于是当晚,我俩成功圆了房。
8
回沈家的马车上,赵琅终于问起神医之事。
我闻弦歌而知雅意:「神医杜冠早年曾欠我父亲一桩人情,今日回门,我便禀明父亲,请杜神医来王府一趟。」
顿了顿,又略带点委屈:「有杜神医出手,表妹一定能药到病除。」
果不其然,赵琅闻言,几不可见地吐出一口气。
还主动捉起我的手来,语气甚至比昨夜红帐内还要温柔:
「王妃不愧名门之后,如此贤惠大度,本王必不负你。」
我抿起嘴角,但笑便是。
当天,赵琅投桃报李,表现优秀,为我在沈家立足了面子。
我也信守承诺,很快便请来了神医杜冠。
9
杜神医来时,我也过去了。
秦若身边的青兰拦着我:「怕过了病气给王妃。」
却放赵琅进去。
杜神医也停住了脚步。
赵琅回头,就要呵斥青兰。
我笑笑:「无妨,妾身将杜神医送到便回去了,左右也帮不上什么忙。有王爷在,一切自会顺利。」
秦若要防着我,心里有想法也正常。
只是我都将货真价实的神医请来了,她还这样,着实有点小家子气了。
我只需毫无芥蒂,便高下立判。
就连赵琅都在关心秦若之余,分神安慰我:「她有病在身,你莫要往心里去。晚点我去看你。」
我又不是非得要去看他俩秀恩爱。
得了赵琅的话,我痛快地回了。
反正,杜冠会给我递消息。
得知只要秦若好好吃上三个月的药,活到五十不成问题,我安心了。
为此,晚间赵琅ẗũ₅过来,我又顺势提出送一批药给秦若。
简直是殚精竭虑。
赵琅都被我整不会了,搂着我叹息:「宁儿……」
我伏在他怀里,夹着嗓子答:「妾身这是爱屋及乌呀。」
回答我的,是赵琅卖力的表现。
10
秦若的身子肉眼可见地好起来了。
赵琅很开心。
对我很感激。
他感激的方式我也很满意。
秦若治病期间,他时常宿在我房中。
秦若仍是常派人来请,无非是那些借口。
比如今日,青兰说的是:「姑娘说药太苦了,不肯吃药,咱们都没法子了,请王爷快去看看吧。」
赵琅听完,下意识地转头看我。
我仍只管笑,抿着嘴笑意盈盈地看着他,但不说话。
谁还不知道这是借口呢。
但我不生气。
赵琅有时会去,有时会留下,我从不生气。
这反而让他对我生出愧疚之心,因而加倍补偿。
去的次数越来越少。
况且今日不同往日,他自然更是不可能去的。
「不吃便不吃了,身子是她自己的,一日不吃,也无妨的。你回去吧。」
青兰走后,他揽住我,轻抚我的小腹,十分动情地说:「宁儿,你可真是本王的大功臣!」
可不呗!
原剧情里,沈氏元后至死都未曾有过一儿半女。
现如今,终究是不一样了。
新婚不足三月的我,有孕了。
11
要知道,赵氏皇族子嗣向来不丰。
当今圣上年过五旬,也只得两位皇子。
赵琅的皇兄,年近而立仅有一女。
如今我这身孕,给赵琅带来的,不只是一个孩子那么简单。
就如同他得意时,无意中说的那样:「若得男,便是皇长孙。若是女儿,本王也是弱冠之年便有了子嗣,来日方长……」
因着这胎,赵琅与我不说恩爱有加吧,那对我也是深情无两。
平日里那眼神、那呵护,啧啧。
若换个人,难说不会深陷其中。
我只需想想姐姐,便冷静下来。
然后照惯例,为赵琅选了两名侍妾。
赵琅稍作推拒,便欣然接受了。
呵呵。
貌美体娇,又柔弱可怜,这可是他最爱的款。
我可是很识趣的。
一时间,回府娇妻美妾在怀,朝堂上又利用杜神医拉拢到几位从前毫无交际的大臣,赵琅可谓是春风得意极了。
但男人事业得意了,难免就会冷落爱人。
秦若身体渐好,见赵琅的机会却少了很多。
再加我有孕,两名侍妾千娇百媚,笼络男人的手段花样百出,秦若明显有些着急了。
赵琅对秦若感情虽真,但毕竟到现在为止,她还只是表妹。
就算她不时地以自己这痛那痛,截得赵琅到她房里去又怎样。
她还是未嫁之身,她留得赵琅到三更,却留不得他到天明。
除非,她不顾名节,与赵琅行夫妻之实……
原剧情里,秦若病死的时候,仍还是客居王府的「表妹」。
是以当听说昨夜赵琅宿在了秦若房里时,我是真的惊了。
就这脑子,若不是原剧情她死得早,恐怕这白月光早就变成白饭粒了吧。
唉,这白送的人头,我是捡还是不捡呢?
12
早上两名侍妾来我这请安,青兰掐着点儿过来传话,说赵琅不来用早膳了。
自打我有孕,赵琅确实常陪我用膳,若不来,总会派人知会一声。
这一大早的,青兰过来回这话,众人难免揣测。
她还大咧咧地说:「王爷昨夜歇在我们姑娘那儿,今早要陪姑娘用膳。王爷说,请王妃莫要等了。」
说话时,她高昂着头,眉梢眼角都带着得意。
那模样,生怕别人不知道秦若昨夜和王爷干了啥。
若不是知道这是她们主仆一贯的作风,我都怀疑青兰被我收买了。
我保下秦若性命之时便知道,她早晚要入王府。
但我想不到她竟这样沉不住气,以这样愚蠢的方式达成目的。
我真担心等不到赵琅日后的「真爱」出现,她迟早还要香消玉殒。
其实,我也猜得到秦若的想法。
无非是要炫耀一下与赵琅的情意。
再就是宣告一下,生米已煮成熟饭,她入王府已是板上钉钉的事了,谁也拦不住了。
她沾沾自喜于成为了赵琅的女人。
却不知道自己将失去最大的底牌。
男人心里,永远是得不到的才是最好的。
13
赵琅来我房中时,我正悠闲地倚在窗边看书。
他没让人通报,径自进来。
我余光早已瞥见,想了想,还是配合着假装仍沉浸在书中。
他静静地站着看了我一会儿,才轻咳一声提醒我。
我抬起头来,便撞进他满目柔情中。
真是够了。
前脚睡完小妾,后脚就来正妻房里上演恩爱情深。
戏真多。
算了,他开心就好。
我仍同平常一样,挂上笑容,语气温柔:「王爷来啦。」
赵琅大概想到刚干的好事,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,又咳了一声,目光躲闪到我手上:「宁儿在看何书?」
我掩起书卷,随手搁在案上:「不过是随便看看。」
不欲与他多言,我开门见山:「妾身还没恭喜王爷,得偿所愿。」
赵琅倒愣了下。
随后才笑起来,走近牵住我的手,颇有些感慨地说:「还是宁儿最体谅我。」
我回以常年不变的笑容。
他便继续解释:「若若眼里只有本王,本王实在不能不管她。」
「她自幼体弱,又没了母亲,留在王府,本王才能放心。」
我点头:「王爷对表妹情深意重,妾身都明白。」
赵琅好似松了口气:「宁儿不责怪我,我便放心了。」
「妾身怎会责怪王爷呢!」
我夹着嗓子说出赵琅最喜欢听的话,甜得他周身气势都松懈了下来。
我顺势问道:「接下来,王爷打算怎么办?」
14
秦若进府是毫无疑问的了。
但这事不能由着他们来。
若是赵琅一时冲动让秦若做了侧妃,以秦若的性子,我以后别想安生。
我得趁着她的失误给她压一压。
但也不能太低了。
毕竟,将来我还得指望着她和赵琅的真爱打擂台。
不能还没入宫就查无此人。
赵琅此时刚从温柔乡出来,别的没考虑,只斩钉截铁地说:「自是要给若若一个名分。」
我跟着点头:「应该的。」然后故作遗憾地叹口气:「原本想着,以表妹的身份,虽说不够封为侧妃,但等她养好身子,王爷再攒些功劳,咱们一起去求陛下和贵妃娘娘,也未必不能册封。」
「现如今,表妹还未出阁,便与王爷有了夫妻之实,木已成舟……」
「唉,王爷这般行事,实是有些考虑不周了。」
一直以来,我都是唯赵琅是从,这还是第一次说他的不是。
赵琅大概觉得新奇,好笑地问:「怎就是我的不是了,宁儿何出此言?」
我嗔他一眼:「一则这于表妹名节有碍。」
「再则,未曾行礼便将女子收房,传出去也有损王爷声名。」
赵琅仿佛从未想过这些,听到这里,笑容定在了脸上。
我又继续说:「表妹母亲去得早,没人教她。她父亲又不省事,纵得妾室都能欺到嫡女头上来。」
「她年纪轻不懂事,王爷还不懂么?」
说到这,赵琅的笑容逐渐消失。
我又作不解状:「可王爷一向有君子之风,这么些年都克己复礼,怎的突然就忍不了,不管不顾成了事了呢。」
赵琅张了张口,欲言又止。
他不说,我便也不问。
只又叹了口气:「这事儿,成了也便罢了,不叫旁人晓得,咱们早点禀明贵妃娘娘,行了礼,也就掩过去了。」
「偏今日青兰来得不巧,我院子里都是人。她一嚷嚷,满府人都知道了……」
这时,赵琅恨恨地骂了一句:「该死的婢子!」
我连忙轻拍他手,以示安抚:「王爷莫怒。」
哪就怪得了侍女了呢。
「青兰小门小户出来的,怎懂这个。她也不是有意,只是为她姑娘高兴罢了。」
便是再大胆,没有秦若的授意,小小侍女也不会敢到王妃这儿造次。
赵琅发怒恐怕也是想到这层,在为秦若遮掩罢了。
我并不是要指责秦若坏事,便很快转回主题:「为免夜长梦多,这事不能拖了。」
赵琅此时也觉得事态严重了。
他沉思片刻,脸色变了几变,才终于抬起头来。
开口竟先谢我:「还是宁儿考虑得周到,不țûₚ然本王就要后悔莫及了。」
我笑笑,没说话,心里却有了数。
看来秦若确实哄得赵琅许了她不低的位分。
只可惜……
赵琅下定了决心。他几乎没带一点感情地说:「三日后就让她进门吧,先做侍妾,日后……日后再抬位分。」
「这……」我眨眨眼,「这是不是太委屈表妹了?」
我还以为最低也会让她做个夫人。
多半会是庶妃。
没想到却是最低的侍妾。
赵琅未免过于心狠了。
我真是既高估了秦若在他心中的分量,又低估了他对前途的看重。
也是,秦若在他府里多年,也未曾听说他为其争取一个名分。
若是他早立了秦若当侧妃,圣上为他选的王妃,肯定就不会是沈家女了。
我的心里顿时有些复杂了。
赵琅却挤出了个笑脸:「若若说了,只要陪在本王身边便知足了。」
「况且有宁儿在,本王信你会照顾好她的。」
啥?我差点翻了个白眼。
四个月前,冷着脸担心我对他表妹无礼的人难道不是他么?
这么快就信我会对她好了?
男人无情的时候,可真是无情啊。
我倒是真想对秦若好一点了。
「妾身定会好好为表妹操办的。」
15
秦若终于如愿以偿,成了齐王府的女人。
但她对侍妾的位分相当不满。
她气势汹汹地来我这闹。
「妹妹知道之前不对,扰了姐姐的喜事。可妹妹也不是有意的,姐姐怎能如此羞辱我呢?」
她一个小官嫡女,嫁给王爷做侧妃不够格,但做侍妾确实属于羞辱。
但我也没有办法,只能说这都是赵琅的主意。
我好心提醒她:「表妹是客,当以礼待之。侍妾是妾,日后入了门,可不能像如今这般任性了。」
她是一句也没听进去,说不定还当我是在借机羞辱她,转头便甩着帕子哭哭啼啼地去找赵琅了。
结果听说赵琅哄了她半天,却始终不肯改口。
后来还发了火,把她赶了回去。
还说这几天都不会再去她房中,让她好好想想。
秦若只得歇了。
后来,Ŧų₀我大张旗鼓地为秦若操办了一场。
一切仪制都是比照庶妃来的。
秦若以为是赵琅的意思,很快就与赵琅和好如初了。
赵琅因此对我大加赞赏。
无非觉得我大度贤惠那些。
我能说什么呢。
左右王爷娶个小妾也不花我的钱。
花他的钱办他的事,我还落着好。
不枉我辛苦一场。
16
有了名分之后,秦若与赵琅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黏在一起了。
我有孕在身,本来就不介意赵琅睡在哪里。
另两位侍妾虽着急,也知道秦若在赵琅心里是不一样的。
两人都明智地暂避锋芒。
倒让他们俩过上了旁若无人的恩爱生活。
不足三月,赵琅便找我商量,要给秦若抬一抬位分。
我二话不说便答应了。
秦若成了秦夫人,就更得意了。
却不曾想叫侍妾李氏钻了空子,截走了赵琅一次。
有了第一次,自然就有第二次、第三次。
秦若为此与赵琅哭过好几次。
开始赵琅还会哄着她,可次数多了,他也有些不耐烦。
还跑来与我说,秦若怎么不能学学我,大度一些,懂事一些。
我笑笑,然后劝他去寻性子温和胆小的何氏散散心。
秦若管不了赵琅,便想折腾李氏与何氏。
那我肯定是不允许的。
王府后院是我的地盘,男人我可以不管,但想越过我搞事,不行。
这可是我安身立命之本。
慢慢地,秦若没有别的办法,只得学会了温柔小意,以便多留赵琅几次。
也不知该怪男人,还是怪这世道。
不过短短半年,她就从一个被偏爱的人,变成了需要手段争夺宠爱的人。
待我生了赵琅的长子、皇长孙赵峥后,又过半年,王府迎进来一位侧妃,威武将军的庶女骆芸。
这时,秦若仍还只是夫人。
17
骆侧妃入府后,赵琅独宠了她一个月。
后来圣上突然病重,他事务顿时繁忙起来。
有限的踏足后院的时间,被他平均分给了我和骆侧妃。
再后来,圣上下旨立赵琅为太子,暂时监国,我带着王府众人搬入了东宫。
赵琅更忙了,很少踏足后院,来也只是到我殿里坐坐。
秦若一连几月几乎没有见过赵琅,惶恐地跑到我殿里哭。
说到底她也没有做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情,只是不太聪明罢了。
我实在见不得女子哭,便指点她:「现下可是太子最关键的时候,旁的什么事都得往后放。你可得拎得清楚点!」
秦若过了这一年多,总算长了点脑子,老老实实回自己房里窝着了。
又过了三个月,圣上驾崩,赵琅登上了皇位。
18
我当上了皇后。
骆侧妃为贤妃。
李氏与何氏均为贵人。
秦若被封了淑妃。
这次她很满意,还特意来谢了我一次。
赵琅后院的女人说起来不算多,所以刚开始后宫还是比较祥和的。
李贵人与何贵人本就是我参照剧情,选出来的老实本分的。
骆贤妃与我来往不多,但从剧情里看,也是个低调安分的。
秦若也比之前拎得清了,不再执着于让赵琅只爱她一人。
但又开始热衷于孕育皇子,为此吃了不少苦药汤子。
可惜,赵氏皇族的这个难育的体质,本就是为凸显女主设定的,秦若是不可能有孕的。
在女主出现之前,谁都不可能再有孩子。
就连我,生了峥儿之后,也再无动静了。
但幸运的是,峥儿聪慧可爱,极得赵琅与太后喜爱。
想想当初,是因为想要救下秦若,才结识了杜冠。
后来全赖杜冠调理,再加一些运气,才让我得了这个孩子。
想来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,这话也不无道理。
现如今,秦若身子康健,我也安全地活过了姐姐「病逝」的时间。
很快,大选来了。
原本我该于这次大选进宫。
一起进宫的,一共十八名女子。
如今没了我,还剩十七名。
其中就有赵琅命定的真爱,即将一胎五宝的女主林若雨。
19
林若雨名字里有个若字,长得和秦若也像。
就连身世,都与秦若一样可怜。
因而性子与秦若也有些像。
都是那种柔弱无助能激发男人保护欲的小可怜。
原剧情里,林若雨一来便吸引了赵琅的注意,让他想起了自己那无福厮守的白月光表妹。
但现在,秦若好好地当着一宫之主不说,性子也与从前不同了。
许是赵琅与她吵架时说过什么,又或许自觉身居妃位,今时不同往日,她开始模仿起我的行事。
我观察了一阵,见她努力克制自己的小家子气,学着从容豁达,倒有些好相处了。
算是好事。
因为秦若还在,赵琅也不会再照她的模样去寻替身,导致林若雨除了较为出众的相貌外,再没有别的格外明显的优势了。
选是选中了,但也泯然众人中了。
我问了赵琅的意见后,参照众人的家世,定了位分、分配了住处。
之后这些新人便只能等待帝王召幸。
但赵琅继位不久,年富力强又干劲满满,此时正是冲政绩刷声誉的时候。
他并不流连后宫。
原剧情里,他起初也是这样,只除了对女主偏宠些。
现在,他则热衷起展现帝后恩爱、父慈子孝。
进后宫的一半时间都来了我这儿。
戏演久了,难免入戏太深。
渐渐地,赵琅看我的眼神愈加深情。
与我和峥儿相处多了,也多了些默契。
就连他临幸宫妃的喜好,都似乎偏重起端庄娴静的淑女。
秦若性子大气一些后,赵琅去的次数也多了些。
此外还有骆贤妃,以及新人中的一些名门贵女。
以至于女主林若雨进宫半年多了,才终于有机会侍寝。
但女主毕竟是女主,别的不行了,还有绝对优势。
于是仅仅侍寝一次,她就有了身孕。
太医诊出她怀了不止双胎时,整个后宫都惊呆了。
20
赵琅与我大婚两年后即位,如今又过了两年。整整四年,都只有峥儿一个孩子。
赵氏皇族的体质,大辛朝上上下下都清楚。
赵琅年纪轻轻就有了嫡长子,属于很不错的了,因而也没人就皇帝子嗣稀少做文章。
但林若雨这个小小美人,也过于优秀了。
消息报到我这儿之后,我就抓紧派人去通知了赵琅和太后。
然后迅速带着流芳赶到了林若雨那里。
赵琅来得也很快,他还叫来了半个太医院的御医。
看着赵琅那兴奋的模样,我心里严阵以待起来。
我想起原剧情里,林若雨一进宫就被封了贵人,很快就侍寝并获得专宠。查出有孕后,立刻就升了嫔位,生产后又封妃,排位还在骆贤妃之上,达成了进宫一年就成为后宫第二人的成就。
而那时为补姐姐的缺才入宫的我,无子又无宠,出于嫉妒,走上了恶毒女配之路。
现在的我当然不会嫉妒。
而且我也不太相信我一个皇后,会因为嫉妒女主,做出种种恶毒之事。
就像我不信姐姐会因为赵琅偏爱秦若便害死她一样。
但剧情似乎真的有一定的魔力。
当年姐姐告知我剧情后,我们努力许久,也只是改变了她一个人嫁入王府的命运。
如今,哪怕姐姐、我,还有秦若,三个女配的命运都改变了不少,女主也还是照样会入宫、有孕。
我想这次,属于女主林若雨的剧情,多半是要开始了。
21
林若雨侍寝是两个多月前的事,如今月份还小。
但架不住她胎多,御医们都能摸出来她怀了多胎。
只是究竟几胎不能确定,众人对此也有些争执。
我倒是知道,这一胎肯定是五宝,三男二女,可我不能说。
赵琅自然是得意的,乐得开怀大笑,还连说了几个:「好!好好好!」
一个他都会高兴,何况一次好几个。
这可都是他龙精虎壮的证据。
就算是对上列祖列宗,他也是可以居功的。
虽然,这其实都是人家林若雨的功劳。
但谁叫他是皇帝呢。
不过,这一来,林若雨也该入了赵琅的眼了。
下一步,大概就是升级进位、椒房独宠。
但令我没想到的是,赵琅对林若雨竟并无多大兴趣。
他高兴完了,说了几句安抚林若雨的场面话,下令赏赐一些钱物,就再没别的了。
林若雨倒是很会抓住机会,一直含情脉脉地望着赵琅,谢恩时,适时露出纤细白嫩的脖颈,娇滴滴地唤着:「谢陛下……」
赵琅却看都没看。
反倒喜滋滋地转头对我说:「皇后,你最是稳妥了,朕就把皇嗣的事情交给你了。」
这话说得,好像真的与我恩爱两不疑一般。
我可不敢信。
我虽能保证不会像剧情里那样,对女主百般刁难。
却不敢确定万一出点什么差错,赵琅会不会信我。
不过根据剧情,林若雨肯定会顺利地生下五宝。
那我接了这个差事,倒也不算很难。
毕竟保证皇室子嗣绵延,也算是皇后的主要职责之一。
只是涉及女主,我行事间要多加小心。
眼看赵琅想走,我ƭũ̂ₙ连忙伸手拦住:「陛下,林美人怀了龙胎,可是大功臣,除了赏赐,位分上也该变变。」
我先把态度亮了出来:有功,该奖。
赵琅并不在意:「皇后看着办便是。」
我想了想,问:「那就先升为才人,待皇子降生,再行封赏。」
赵琅微一颔首:「可。」
我又说:「林才人怀了多胎,恐怕会很辛苦。她有孕期间,建议太医院每日派人请平安脉。另外……」
「这些小事,皇后决定便可,朕还不信你吗?」
赵琅打断了我的话,略有点埋怨道:
「皇后,朕还有好多折子要批。」
「这里就交给你了,你多辛苦!」
「朕可真得走了!」
说罢,他笑着拍了拍我的手,然后抬脚便走了。
看都没再看林若雨一眼。
那一瞬间,我差点觉得,也许赵琅真的对我有情了。
22
但我很快就冷静了下来。
赵琅这样的人,怎么会有真情呢。
他把死去的秦若深埋心底,为她复仇,寻找替身,便是真情吗?
那秦若活着的时候,也没见他为她遍访名医,或求个名分短暂厮守啊。
现在秦若还在,他对她的情还剩几分?
他专宠林若雨,只与她生育皇子,为她把皇后打入冷宫,便是真情吗?
可那难道不是因为只有她能生?
再看他对我,相敬如宾,事事尊重,信任有加,有商有量,难道就是真情?
或许,只是因为我这个贤惠大度的皇后很好用呢?
不过是因为相处久了,形成了习惯,我就忘记了自己一开始的殚精竭虑。
想想刚嫁入王府时,为求生存,我故作温柔小意。
那不是我的本性。
就算受了委屈,我也毫不在意,把所有不满压在心底。
不是真的毫不介意。
只是不能而已。
那时所有的狼狈,我都藏在了心里。
无人看到罢了。
所以赵琅会对我有真情吗?
就算有,也是对那个他看到的表面的我。
那个如秦若、林若雨一般,内心柔弱,需要依附他生存的可怜女子。
那不是真正的ṱü⁸我。
那只是赵琅内心深处的永恒需求。
赵琅虽贵为皇子,生母出身低微却是他心中永远无法正视的痛处。
所以他表面强大,却总是会被弱小可怜之人吸引。
那个人可以是秦若、林若雨,也可以是我沈宁,还可以是任何一个人。
所以就算他现在没有注意到林若雨,也不代表往后他不会看中她,或者看中王若雨、李若雨……
我必须清醒。
23
赵琅的无情表现,让林若雨很是伤心。
她性子本就敏感,加上孕期情绪不稳,赵琅刚走,她就忍不住开始哭哭啼啼。
我忙跟御医再次确认她的情况。
御医都说,她现在胎象稳定,身子也康健。
只是忧思过度。
时日久了,恐于胎儿有碍。
我考虑了下,决定趁她行动还便利,把她移到凤鸾宫旁的栖云殿居住,好方便我就近关照。
同时命令太医院,每日至少派两人为林才人请平安脉,早晚各一次。
林若雨搬到栖云殿后,我又比照她的位分,给她多添了两个侍奉的宫人。
还安排了两名医女,专门负责她的饮食营养,以及起居用品的安全。
稳婆和乳娘也开始准备。
因是多胎,乳娘足足准备了八个,到时也好拣选。
平日里,各种佳肴珍药,流水般地往她殿里搬。
我免了林若雨日常请安,又敲打了各宫嫔妃,强调了赵琅和太后对林若雨这胎的看重,令众人都安分守己。
为了照顾林若雨的心情,我还常劝赵琅去探望她。
总之,方方面面我都考虑到了,也照顾到了。
再也寻不出什么错处的。
对此,满宫嫔妃都羡慕红了眼,却也只能歌颂我的慷慨。
太后她老人家对我也是赞不绝口。
至于赵琅,就更满意了。
他甚至动情地表白:「得妻如此,夫复何求。」
我很熟练地配合着笑了。
果然,在接连去探望了林若雨几次后,赵琅对她上了心。
真是毫不意外啊。
林若雨得偿所愿,心情大好。
我稳坐凤鸾宫,平静如初。
现如今,赵琅不会因为有个新宠,就对我这个资深皇后怎样的。
这点自信我还是有的。
我只需安抚好后宫,尽职尽责足矣。
只可惜,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开。
在赵琅连着几日去林若雨那儿之后,秦若红着眼睛跑到了我宫里来。
24
许久未见秦若这般沉不住气了,见了我就开始哭:
「我真的不明白。」
「为什么你总是一直端着这副大度的面孔?」
「我在你新婚夜抢走你的夫婿,你不生气。」
「我从你房中一次次叫走表哥,你也不生气。」
「你治好了我的病,我却入了王府,你不曾担心半分,后来还为我请封为妃。」
「我曾以为,是因为你有孩子,才有底气。」
「可现在别人也要有皇子了,还比你多,你还不着急,还那样大度地把皇上推到她那里去!」
「你到底在想什么啊?」
「不是应该去争、去抢才对吗!」
「我不明白,我真的不明白。」
她一口气吼了半天,然后恶狠狠地瞪着我。
可她明明很生气,眼角却滑落了几滴泪珠。
我叹了口气。
收起笑容。
我常年挂着和煦的笑容。
并不是真的爱笑。
只是笑容可以掩饰心底的情绪。
「你去了林才人那里。」我不赞同地看着她。
从前,我曾想过,要靠白月光同女主打擂台。
可后来秦若变了许多。
她的性子磨平了,努力变得豁达。
因着平日常往我这跑,偶尔还会同我说些心里话。
都是女人,我并不想看到她为了争宠彻底变得面目全非。
我有时会指点她两句,算不上朋友,也不再是敌人。
就像现在,她好像在生我的气,却也在为我担心。
我以为她早就同我一般,想明白了。
原来竟还是懵懵懂懂。
在我平静的注视下,秦若慢慢冷静了下来,却开始迷茫。
她说:「我看到林才人,她与我从前,好像。」
「我看着她与陛下说笑,陛下为她拂去鬓边的落叶,仿佛看到了从前,我与表哥在王府里……」
「表哥、不,陛下,他不是不喜欢我这样的吗?」
「难道只是因为林才人有孩子?」
她不解地看着我,期盼着我能给她一个答案。
我却不知该从何说起。
她从前凄苦,也算赵琅解救她于水火,她对赵琅的感情,与我是不同的。
赵琅于我,顶多是多情似无情。
于秦若,却可算是负心绝情。
这种事,只能自己想明白,旁人怎么说得清呢。
我只能是安抚她,劝慰她:「陛下心中,自是有你的。」
25
秦若很是难过了一阵子。
我还想,别顾好了皇帝的新欢,再让他的旧爱伤心病了。
秦若可是有旧疾的。
看我这皇后当的,可真是不容易。
不过世事总是难料。
林若雨得了赵琅青眼还不足三月,就又失了宠了。
听说前几日赵琅脸色铁青离开栖云殿,便再也不肯去了。
我去了栖云殿才发现,才半个多月未见,林若雨的肚子竟已飞速胀大,才孕六月,却如同别人足月般大。
她的模样也变化很多。
刚有孕时,她皮肤白皙、头发乌亮,比之有孕前还要水灵几分。
可现在,她头发暗淡,面部生斑,手脚肿胀,实在是称不上美了。
就连哭她都不敢大声,说是怕吐。
我突然意识到,她小小年纪,便要一胎孕育五个孩子,实在是凶险可怕。
那剧情里说她会一切顺利,便真的不会出什么差错吗?
我此时考虑的,已ŧû₊经并不是赵琅为何厌弃了她。
也不是若皇嗣出了问题,我要担上什么责任。
而是发自内心地替她担心。
或许每个人内心深处,都会怜悯弱小。
又或者,物伤其类。
身为女子,当真是生而艰难。
一胎五宝,别人还当她是福运满身。
这福气给你,你要不要?
26
我没有再去问赵琅原因。
也没有再去劝他过来。
我紧急派人去寻了杜冠,然后整个人几乎住在了栖云殿里,整日陪着林若雨。
我看着她吃了吐,吐了吃。
看着她从让人扶着,到后来根本不能下床,后来甚至无法独自翻身。
到最后,差点药石难进。
这期间的痛苦折磨,除了她自己,没人能体会得到。
直到她生产,赵琅竟真的一次也没再来过。
杜冠说,寻常女子怀了双胎,常会早产。
林才人这多胎,多半也会。
虽脉象看着胎儿都很健康,但女子生产之际,情势多变,若有一二皇子有恙,也在所难免。
御医们对此也是赞同。
赵琅得知后,嘱咐的是:「尽量保住皇子。」
提都没提林若雨。
但好在林若雨是女主,经历一番生死惊险后,最终,她生下了五个健康的孩子,自己的命也保住了。
27
和剧情里一样,林若雨生了三男两女。
赵琅得意极了,当天便昭告天下,要大赦,还要开恩科。
奋斗三年,还不如林若雨生这一次孩子,为他博得了登基后最大的功绩。
可他不仅不感激林若雨,还觉得她生产后身子大损,恐怕命不久矣,不能教养皇子,便把几个孩子全都送走,分给了我和另外四个高位嫔妃。
他还只想给林若雨封个贵人。
我据理力争,也只给她争得一个嫔位。
林若雨得知后,那双曾经如葡萄般水汪汪的大眼睛仿佛熄灭了一般,从此再无神采。
28
林嫔将养了一年多,身体才终于恢复得差不多。
我便把二皇子送回了她的身边。
她生下的其他四个孩子,三、四皇子分别跟着骆贤妃和秦淑妃,大公主在萧妃处,二公主在端嫔那儿。
林若雨自知精力有限,也无意养育所有孩子,但还是对我送回二皇子感激不尽。
她孕期时,秦若见我一直在栖云殿,也来了多次。
见过林若雨痛苦的模样后,秦若对她充满了怜惜,后来也时常带着四皇子过来看她。
渐渐地,其他三位嫔妃也自发地带着孩子常来走动。
五个孩子一母同胞,一般大小,相处起来格外有趣,倒给我们几人无趣的宫中生活增添了不少欢乐。
此后,时间过得仿佛特别快了起来。
皇子们逐渐长大,我们逐渐变老,宫里的新人却是一茬接着一茬。
可孩子却再也没有过了。
我还记得,那剧情里,林若雨一胎五宝之后,虽然再没一次生过这么多,可还是又生了几回的。
但现实却是,林若雨没再生,谁也没有再生。
后来我也知道了,赵琅当初厌弃林若雨,只是因为她在与赵琅用膳时,突然吐了一地。
然后赵琅便发现,她竟变得如此丑陋恶心。
就再也找不回怜爱之心了。
后来林若雨好了,他也忘不了她当时的模样,始终不曾召幸她。
只是连续几年,后宫都无人有孕,赵琅便又想起了她。
可召了她一次,没有临幸就将她送了回来。
有人在背后偷偷嘲笑林嫔,有孩子又怎样,还不是无宠。
她却偷偷跟我说:「娘娘,我给陛下看了我的肚皮。」
说完还得意地笑。
笑完又擦掉泪珠,小声地说:「我娘亲不过是县尉之女,却得嫁知府为妻,便是因为我诸位姨母均是多子多福。」
「我爹爹娶了我娘,我娘便一直在生孩子。」
「我有七个哥哥,最小的两个哥哥与我同日出生,我娘却去了。」
「我爹送我入宫,想靠我飞黄腾达。」
「我一来便知道,我定会生下皇子。」
「我还知道,只要我想生, 我还能生。」
「可我现在,永远也不想给陛下生Ṭü₋了。」
她说这话时,我不由想起那时她躺在床上, 痛不欲生, 赵琅却下旨务必保住皇子……
我握住她的手, 坚定地回答她:「嗯,不生。」
29
赵琅登基的第十五年, 峥儿被立为太子,娶了太子妃。
这些年,赵琅虽偶有新欢,但一直都维持住了帝后深情的表象。
除了几位高位嫔妃,宫里宫外都觉得皇帝与皇后伉俪情深。
好话听得多了,真的有人会当真。
赵琅自己就对此深信不疑。
他觉得,我们自结发为夫妻,携手走过十几年春秋, 从不曾相疑,是多么难得。
他甚至开始标榜自己的深情, 为我写诗、为我庆生,打着我的名义四处兴修宫殿。
上行下效, 有文人写了文章, 颂扬皇帝不爱女色,是天上地下第一深情郎。
赵琅看后,龙颜大悦,那落第的秀才也因此得了一官半职。
如此一来, 此风更胜。
我实在看不下去,劝了赵琅几次,他竟赌气跑去江南微服私访了。
结果这一去, 就没能回来。
30
赵琅是被抬回宫后才断的气。
好歹面子上好看点。
大内总管说, 是有人假作举子献文,实则行刺。
赵琅与人相谈甚欢,屏退了左右,那举子图穷匕见, 暗卫再要相救,已是来不及了。
我简直不能相信这会是一个皇帝的死因。
好大喜功到这个地步,还是喜欢被人夸情深。
以后的野史怕不是会将这个皇帝的故事编出花来。
赵琅一生追求美名,最后靠死因名传千古, 也不晓得他泉下有知, 会不会气得再死一次?
想想就想笑。
只是想想, 作为他的皇后, 每次提他, 可能就会连带我也被拉出来鞭尸……
算了算了,盛名骂名, 都是身后事,我才不会在意。
人生的前三十多年,我手握剧本却也丝毫不敢放松;忙忙碌碌, 也不知有什么意义。
我以为我明白了, 然而我还困在茧中。
赵琅一死,我才彻底明白过来。
男人,是一切不幸的来源。
年纪轻轻就当上太后, 才是完美结局。
好在,我的好日子,还长着呢。
(全文完)